首页    登录

2019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开幕

2019-10-16

2019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


       2019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,本次大会主题为“科学素质促进与可持续发展”,由中国科协主办,联合国教育、科学及文化组织,国际科学理事会和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共同支持。来自5个国际组织,28个国家、35个国别科技组织的600多位中外嘉宾出席大会。


      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国科协主席万钢,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当选主席龚克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欧敏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。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、大会组委会副主任孟庆海主持。


       开幕式结束后,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。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、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达亚瑞迪,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、国际生态学会副主席傅伯杰,中国科协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、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,世界科学中心峰会基金会主席埃里克雅克曼,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科林·布莱克莫尔分别作了精彩报告。


      本次大会包括开幕式、主旨报告、高峰论坛、专题论坛、圆桌会议、观摩活动和闭幕式等环节,旨在落实2018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《北京宣言》精神,积极推进建设世界科学素质组织,共建全球科学素质共同体,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。



       科学家应当向社会倡导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方法,让公众充分了解科学的价值,从而支持有关科学发展的公共政策决策。当前,科学否定主义及一些伪科学观点的传播,给科学基本价值观带来挑战。在这种背景下,科学界更有责任向全社会阐明科学的方法和价值观,赢得公众对科学活动的信任和支持。如此,全社会在气候变化、疫苗接种等问题上,才能够依据科学判断达成共识,而不是被反科学或伪科学言论影响。

  ——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达亚·瑞迪 

  感谢欧盟成功的伊拉斯谟(Erasmus)和玛丽·居里(Marie Curie)项目,这些项目支持学生和年轻科学家在欧洲的自由流动,促进不同学术和科学领域的交流碰撞。现在项目已向中国开放,通过参与这些项目,中国的学生和科学家可以寻找符合他们兴趣的大学,也更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。丰富的交流合作经验使学生和科学家的学术经历更加精彩,很多人都受益于伊拉斯谟和玛丽·居里项目。

  ——欧盟委员会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(ITER)组织政策委员米歇尔·克雷森斯

  现代科学家越来越意识到有责任也有必要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,通过向公众普及研究成果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,从而实现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。英国皇家学会认为,提升公众科学素质,有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科技基础,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的能力。面对一些重大挑战,需要政府、产业界和公众之间相互信任与合作,其中科学应当充分发挥黏合剂的作用。

  ——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科林·布莱克莫尔

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有4个显著特点:制定者“扩面”,成为一项全球性行动;适用对象“扩容”,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;更新了发展理念,确立了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“三位一体”的可持续发展观;拾遗补缺,在介绍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进展的同时,提出SDGs实现目前存在的问题。推进SDGs过程中,科学与技术作用重大,应通过可持续创新建立服务SDGs的治理体系。

  ——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傅伯杰

  每当发生飓风、龙卷风、洪灾,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受灾者的物品漂在河里的照片。实际上,通过教育或其他的激励方式提升科学素质,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如何躲避风险,减少生命或者经济财产的损失。为此,不仅需要公众更充分地了解科学,还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。同时,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应该借助教师的力量,在教育中实践。

  ——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、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减少灾害风险研究所荣誉教授戈登·麦克比恩

  (2019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发言摘要)